朱全忠,原名朱温,称帝後改名朱晃。安徽砀山人。家世为儒,祖朱信,父朱诚,皆以教授为业。幼年丧父,家贫,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。朱温成人後,与其兄朱存勇有力,而温尤凶悍,不事生业,以雄勇自负,里人多厌之。干符四年(877年)朱温参加黄巢起义,并随军入长安。不久叛离黄巢,投归河中节度使王重荣。唐僖宗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,并赐名全忠。中和三年(883年)击败黄巢,纪龙元年(889年)斩黄巢馀部秦宗权,被封为东平王。天复元年(901年)封为梁王。黄巢复亡後,唐帝国已名存实亡,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,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、河东节度使李克用、凤翔节度使李茂贞、卢龙节度使刘仁恭、镇海节度使钱镠、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等人势力最大,史载郡将自擅,常赋殆绝,藩镇废置,不自朝廷,王室日卑,号令不出国门。天复元年(901年)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,宰相崔胤乃召朱全忠救驾。韩全诲不得已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,朱全忠进攻凤翔,凤翔食尽待援。天复三年(903年),节度使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七十馀人,与朱全忠和解,护送昭宗出城,昭宗又回到长安。崔胤指责宦官大则构扇藩镇,倾危国家小则卖官鬻爵,蠹害朝政,不久朱全忠尽杀宦官数百人,废神策军,完全控制皇室。天佑元年(904年),朱全忠杀宰相崔胤,逼迫昭宗迁都洛阳,八月杀昭宗,另立其子李柷为帝,是为唐哀宗。天佑二年(905年),在亲信李振鼓动下,于滑州白马驿(今河南滑县境)一夕杀尽杀宰相裴枢、崔远等朝臣三十馀人,投尸于河,史称白马之祸。开平元年(907年)废唐哀帝,自行称帝,改名为晃,建都开封,国号为梁,史称後梁,後人称为後梁太祖。封李柷为济阴王,次年又杀李柷,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,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。朱全忠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,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连年战事,民不聊生,开平四年(910年)发生柏乡之战,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。晚年宫廷内陷入权力斗争,干化二年(912年)被次子朱友珪刺杀,享年61岁,在位6年。